產品名稱:Urban Decay Shadow Box (Ulta限定眼影盤)
色號:N/A (2014 Holiday Collection)
容量:15.6g (1.3g x 12)
單價:US $34
喜愛度: 75分 (這盤眼影有8個熱銷單色眼影,1個重新販售的限定眼影和3個新色,主要色調偏冷色系和非常明顯的灰色調,單獨使用這盤比較難駕馭,但作為一盤特別色搭配用途的眼影盤反倒較適合)
這盤眼影其實是「Urban Decay」在2014年歲末期間推出的「Ulta」限定眼影盤,主打「將品牌9個熱門單色眼影 + 3個新色併成一個眼影盤」,儘管眼影盤總重量會比買所有顏色的單色眼影少,但眼影盤的定價還是比買單色更加可愛點,因此一推出就在美妝界引起滿大的討論。
然而,梅子其實是「Ulta」在2017年Black Friday Sale時把這盤眼影作為促銷特賣品時(以半價)買了這盤眼影,嚴格來說梅子算是錯過這盤剛上市時的熱潮,但不要緊,這盤的顏色跨度很大也很有變化性,所以手邊眼影買多開始出現相似重複性的時候,這時把這一盤眼影拿來搭配做變化就變得相當有趣。
產品包裝部分,全新的眼影盤是有一個紙盒,紙盒設計保持品牌經典的「紫色系」風格,設計上滿有暗黑神秘感相當有辨識度。
至於紙盒其他面的資訊特寫在這。
這一面是眼影內容物成分說明,不過字體真的很小不容易拍清楚,所以照片品質不是最好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至於紙盒背面的資訊特寫在這。
這部分是眼影的產品訴求和選出來的12個顏色。
訴求提到眼影盤由9個熱賣單色眼影和3個全新的顏色變化出無限眼妝可能,想從紫色系、綠色系、煙燻妝或珠光閃耀的妝容都可以,文案部分讓這款眼影的妝容風格和顏色跨度都很大,但梅子覺得任何產品還是要實際使用才會知道是否符合產品訴求。
另外,眼影紙盒上的每個顏色和實際的眼影顏色還是有一點點色差,這部分會在試色時對每個顏色做詳細說明。
這盤眼影的12個顏色分別是這樣。
(1) Sin: Pale Rose Champagne (Pearl)
(2) Indo: Bright Emerald Green (Shimmer) (New Shade)
(3) Bordello: Pale Dusty Pink (Shimmer)
(4) Tornado: Light Plum (Shimmer) (Repromote Shade)
(5) Smog: Khaki Bronze (Metallic)
(6) Blackout: Charcoal Black (Matte)
(7) Flash: Bright Purple with Pale Blue Shimmer (Shimmer)
(8) Mushroom: Warm Silver Taupe (Shimmer)
(9) Lost: Warm Brown (Shimmer)
(10) Freelove: Bright Peach (Shimmer)
(11) Moonshadow: Dusty Bright Blue (Shimmer) (New Shade)
(12) Baked Cowboy: Bright Gold (Metallic) (New Shade)
在這也特別提一下,「Tornado」其實是「Wizard of Oz Collection」兩盤眼影中的「Glinda Palette」的重新販售色號,3個新色則是「Indo」、「Moonshadow」和「Baked Cowboy」,所以嚴格上來說這盤其實是8個熱門單色眼影 + 1個限定眼影盤中的熱銷單色眼影 + 3個新色。
至於其他面的紙盒包裝資訊特寫在這。
至一面也是眼影內容物成分說明,內容銜接對應邊的資訊,不過字體真的很小不容易拍清楚,所以照片品質不是最好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至於紙盒長邊其中一面的資訊特寫在這。
這部分的資訊只有標示品牌名稱。
至於對應邊的紙盒資訊特寫在這。
這部分是則標示Made in USA的產地資訊。
然而,這款眼影的紙盒包裝有一個很特別的設計。
一般來說,很多彩妝品的紙盒內部都是全白沒有任何圖案,但這款的內部卻是黑白版本的紙盒外包裝花色設計,不知道有買這款眼影的人有沒有發現這個細節。
至於實際的眼影盤是這樣。
這款眼影盤採用硬紙板的包裝設計,大小比一個手掌在大一點,拿在手上滿有重量感,同時設計上也有一點點像精裝版的日記本風格的感覺相當獨特。
至於眼影蓋子部分還有一個很有趣的設計。
除了眼影右下角打上品牌名稱之外,蓋子部分也有品牌英文的縮小「UD」,設計上有2/3是在蓋子上,英文字底部的1/3則是在打開時會突出來,這個設計相當有趣。
至於眼影盤其中一側還有這個資訊。
這部分則是標示品牌名稱和眼影名字,只不過品牌前後也有出過很多很多「Shadow Box」眼影盤,唯一差別是出的年份和配色不同,所以梅子覺得還是以上是年分和實際的眼影配色為準比較能找到相關資訊,希望這個部分品牌未來繼續出「Shadow Box」的時候能把產品名字寫得更清楚方便大家搜尋相關資訊。
至於眼影背面則是這樣。
這部分就是和紙盒相同的花色設計,最底部則是標示每一個眼影的重量、官方網站和Made in USA的產地資訊。
至於眼影盤打開的樣子在這。
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到12個眼影顏色跨度很大,色系上以冷色調為主,從中幾個比較鮮豔的顏色做出跳色的感覺,顏色也沒有特意按照深淺排序。
另外,這一盤眼影並沒有附送任何眼影棒,但包裝上有一個質感不錯的鏡子,鏡子右下角還有打上品牌英文名字做為細節設計。
來看12個眼影的特寫。
這12個眼影做成比較小的長方形格子,每一個顏色的名字都放在眼影正下方,只不過沾取面積梅子稍嫌小一點點,因此梅子建議用中小型眼影刷或是海棉棒沾取比較適合,用手指燒覺得有點擠用起來不是太方便。
梅子也有找到幾個網友對這款眼影的試色分享,其中還包括眼影盤和單色眼影相對的評比,彩色系部分和大地色系部分都有,有一些顏色會有一點點的差異(好比顏色偏色再重一點、金屬感再強一點或是眼影盤版本的顏色比單色眼影再乾一點點),因此這款眼影盤其實比較適合手邊沒有太多「Urban Decay」單色眼影或是想要一盤色系跨度變化較大的色彩系眼影的人使用。
最後是試色照。
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出這盤眼影12個顏色在什麼眼部打底產品都沒有的狀況下大多有不錯的發色度,有些顏色的珠光感非常強烈,但梅子都沒有這些顏色的單色眼影,所以無法做實際的評比,這點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至於上排6個顏色的特寫在這。
照片中從左到右的顏色是這樣。
(1) Sin: 偏瀛輝感的珠光淺粉紅色,但銀色亮粉很密集緣故淡化了淺粉紅色的色澤,實際畫出來反倒銀灰感感很重也相當閃亮
(2) Indo: 寶石綠色,眼影盤中的顏色看起來比較深,實際畫出來反倒比較鮮豔沒有那麼偏黑感,是一個很少見也很漂亮的顏色
(3) Bordello: 帶有銀輝感的灰粉色,但梅子覺得這一色的粉比較粉紫感而不是粉紅感,加上銀色亮粉很大顆有點會掉落,所以使用時要稍微注意一下即可
(4) Tornado: 帶有比較低調的珠光李子色,這個顏色其實比較紫棕色感,沒用好比較容易顯髒也有點像暈青澀,但用的好卻可以讓眼妝變得很有特色,算是這盤中比較難駕馭的顏色之一
(5) Smog: 帶有卡其色調的古銅色,金屬光感質地非常閃亮也非常滑順好上色
(6) Blackout: 霧面的煤炭黑色,顏色很深很黑,但不知道為什麼粉質是整盤眼影中最乾的一個顏色,暈染時也需要最多耐心才可以畫均勻有點可惜
至於下排6個顏色的特寫在這。
照片中從左到右的顏色是這樣。
(7) Flash: 偏藍感很重的薰衣草紫色,亮粉是藍色讓這個顏色多了偏光感非常漂亮也很特別
(8) Mushroom: 帶有大量銀色亮粉的銀感灰棕色,但梅子覺得這一色比較像銀灰色而不向灰棕色,畫出來也非常冷調的色澤,和顏色形容有點落差但畫出來卻很獨特好看的顏色
(9) Lost: 帶有金色亮片的暖棕色,這一色梅子反倒覺得古銅色調有點重並非常見的巧克力棕色,但光澤感相當好看也算實用
(10) Freelove: 帶有銀色亮粉的蜜桃色,顏色是這盤中比較跳的一個顏色,而且這一個蜜桃色比較偏橘感,要注意用量以防容易顯泡腫
(11) Moonshadow: 帶灰色感的深藍色,這個顏色畫出來並沒有眼影盤中那樣的高彩度,梅子反倒覺得這個顏色作為眼線色或是眼妝主色都很獨特,甚只有一點點藍寶石的感覺非常好看
(12) Baked Cowboy: 非常閃亮的金色,是這盤眼影中最閃亮囂張的顏色,相對比較容易掉亮粉
這盤眼影12個顏色都有獨特性,加上大多色號偏冷又偏灰調為主,儘管顏色跨度大,但想要駕馭這盤眼影其實還是需要點勇氣挑戰自己的配色功力和化妝技巧。
眼影的粉質和發色度部分,除了「Blackout」的粉質偏乾又需要點耐心慢慢暈染才會均勻,其他的表現都很好,特別是珠光含量越高的色號滑順度和暈染度最好,相對亮粉含量多的顏色比較容易有掉亮粉的問題,這點也請大家留意。
眼影的持久度在什麼眼部打底都沒有的情況下可以有5 ~ 6小時,除了「Moonshadow」和「Blackout」因顏色深比較容易有殘色之外,其他顏色都滿容易卸除,所以這盤眼影的粉質、顯色度和持久度表現上都相當不錯。
如果想要一些比較特別的眼影顏色或是對「Urban Decay」單色眼影有興趣又覺得單獨購買預算有點多的話,這盤眼影可以考慮看看。
【同場加映】
也因「Urban Decay」有推出不少「Shadow Box」系列的眼影盤,所以梅子就把手邊2017年夏季推出的「Urban Decay Nocturnal Shadow Box」和2014年歲末推出的「Urban Decay Shadow Box」做個簡單評比。
照片中左邊是「Urban Decay Shadow Box (2014年歲末推出)」,右邊則是「Urban Decay Nocturnal Shadow Box (2017年夏季推出)」,兩者在包裝上不僅有差別,同時「Urban Decay Nocturnal Shadow Box (2017年夏季推出)」又更大一點點。
若疊再一起也能看出兩者差別。
從中可以看到「Urban Decay Shadow Box (2014年歲末推出)」比「Urban Decay Nocturnal Shadow Box (2017年夏季推出)」更厚一點。
這部分如果兩者平擺會更明顯。
這張照片可以看到「Urban Decay Shadow Box (2014年歲末推出)」比「Urban Decay Nocturnal Shadow Box (2017年夏季推出)」在高一點點,拿在手上相對也更重一些。
至於兩盤眼影打開也能看到差異。
這張照片除了看出兩盤配色不同之外,顏色的排序方式也不一樣,「Urban Decay Shadow Box (2014年歲末推出)」配色偏冷灰色調為主,但「Urban Decay Nocturnal Shadow Box (2017年夏季推出)」則是偏暖並且有一大半色系都是橘色感大地色調為主。
鏡子部分,「Urban Decay Shadow Box (2014年歲末推出)」比較偏窄的長方形,而「Urban Decay Nocturnal Shadow Box (2017年夏季推出)」則是比較偏寬的長方形,除此之外,「Urban Decay Nocturnal Shadow Box (2017年夏季推出」還偶附送一個雙頭專用眼影棒。
真要說兩個眼影盤唯一相同的地方是都有選入「Blackout」這個煤炭黑色的霧面眼影,但兩者的粉質都偏乾需要耐心暈染才會均勻,這點卻意外的相同。
希望簡單的評比能讓大家找到喜歡的眼影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