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Nair Pretty Hair Remover Spray (Soft Kiwi)
容量:130g
單價:US $4.99
喜愛度: 10分
市面上販售「除毛」相關產品千百種,有(手動/電動)刮鬍刀、除毛膏、蜜蠟脫毛甚至雷射等等方式,每一種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因此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和預算做選擇。
梅子身為一個毛髮旺盛的人,自然在除毛上試過不少方法,以往最常用的方式是刮鬍刀搭配小捏子,這種方式最大好處是方便快速,但除毛頻率很高,也得小心不要弄傷肌膚,因此知道市面上有販售除毛膏時,自然是很興奮的想買來試試。
「Nair」這個品牌主要的商品都是和「除毛」相關,旗下的產品種類非常多,並且產品定價走平價路線,購買處在美國各大超市或是上網都可以購買,這次一買脫毛膏並沒有做什麼功課,純粹是看到哪個包裝比較可愛就買了,之後才發現旗下的「Nair Pretty系列」是品牌出給青少年的系列,主打訴求是「乾淨脫毛並且不會有紅腫或疤痕,並且帶著水果系香味更加討喜」,但梅子始終認為任何產品都得實際使用才能得知是否適合自己。
在產品包裝來說,這瓶的體積相當輕巧又搭上很可愛的娃娃設計,讓整個鐵鋁瓶噴霧罐設計變得很青春,不過鐵鋁罐噴物得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才安全,一瓶只有130g的容量確實偏少導致這平換算下來價格偏貴,可當初就是看在噴霧型用法很新奇想嘗試,殊不知這正是自己打臉的主要原因,這部分梅子等等會來說明。
然而,既然是除毛膏,瓶罐背面的資訊也得特別留意。
由於除毛膏的原理是「利用化學性成分溶斷毛髮,然後脫落後就能保持肌膚光滑乾淨」,相對也容易對肌膚造成刺激或是敏感泛紅等等狀況,從這張照片也能發現這瓶的成分也有不少化學物質,建議第一次使用時小範圍使用,確定肌膚可以接受再增加範圍比較保顯。
另外一點,這瓶的產地是Made in France,沒有記錯的話,很多「Nair」旗下的產品產地都是Made in USA,所以看到的時候有一點點驚訝。
這一瓶的用法步驟如下。
(1) 均勻搖晃瓶罐
(2) 按下壓頭噴出內容物,然後用手塗抹於想除毛部位
(3) 讓泡沫停留在肌膚5~10分鐘,然後用毛巾擦拭掉後,再用清水沖洗即可。
說明也有提到,毛髮粗細度會引響泡沫需要停留的時間多寡,也會影響除毛的效果,倘若肌膚相當敏感的話,請馬上擦掉並多沖水並去看皮膚科醫生。
而最讓梅子驚喜的設計是噴頭。
很抱歉,這張照片拍的並不是太好,但梅子想特別提這壓頭設計不僅面積很大,還有止滑的紋路設計相當貼心,全新的時候塑膠圓環的部分和蓋子縫隙接觸的地方是有一小截連接再一起最為安全封口,但第一次壓的時候得用力點讓連結的點斷開,之後正常使用即可。
當然,除毛膏的原理緣故,總是在怎樣都會有一種不太好聞的化學味道,這瓶說是添加Kiwi(奇異果)的味道,可梅子反倒覺得加進去不僅聞不到奇異果特有的酸甜味道,反倒還壓不住除毛膏本身的味道更讓擠出來的除毛膏泡泡味道更重更不討喜。
噴霧型的設計確實方便使用,擠出來的白色泡泡算細緻,在肌膚上的附著度也不錯,但真的想要除掉小腿的面積就得大量使用,然後在肌膚上塗到一定厚度才有較好的效果,而且毛髮粗黑的人,用量不足效果也會打折,梅子只用在小腿部位而已,實質用沒幾次就快用光,這點非常扣分。
另一個問題是噴嘴只要用過後,內容物還會因瓶罐內部壓力再自己跑出來一點,所以還得回頭確認噴嘴乾淨度問題再扣點分數。
至於使用感受,第一次完全是個新手,就算看了說明5次之後,才剛將內容物小範圍放在小腿外側,大約1分鐘後感覺肌膚像要燒起來的感覺,當下很害怕就馬上用大量溫熱的水沖洗並胡亂地拿乾淨毛巾來回擦拭,這時發現毛髮不僅沒有下來多少,還讓毛孔紅腫刺痛,還持續一周時間才完全恢復。
當下是相當失望整個冷凍,但和一位經常使用除毛膏的朋友聊天後,才知道梅子根本做錯幾件事
(1) 第一次不會使用,塗抹時沒有抹均勻,所以過厚的除毛膏容易造成刺激
(2) 應該去沖冷水,沖溫熱的水會增加肌膚敏感的可能性
(3) 用乾淨毛巾應該要順著毛髮方向擦拭,甚至輕輕拍乾即可,用力擦拭反倒讓肌膚更容易紅腫刺痛。
也因跟朋友聊過才知道正確的用法,因此某一天周末真的是鼓起勇氣再次做了小面積的嘗試,想說正確用法卻不到1分鐘內整個過於刺激就直接放棄扔掉產品,卻發現換個用法好很多,直到3分鐘後還是有肌膚有點灼燒感,當下也是馬上衝大量冷水並用乾毛拍乾,肌膚還是有紅腫的問題,但2小時就恢復正常,這時一看發現一部分的毛髮脫落很乾淨,一部分斷一半得等肌膚部紅腫後搓一搓才會掉一些,頑固的毛髮則還在,測試了兩次也不過用了一部分內容物,但實在太刺激皮膚也只好放棄淘汰。
看來除毛膏這東西的化學成分還是挑人,這也讓梅子在初次嘗試脫毛膏除毛的方式有些畏懼,但事後好一陣子才發現挑選除毛膏除了要看內容無成分之外,也得特別注意自己是否採用正確方式,要不然弄傷肌膚更是不值得。